2023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分析
时间:2023-09-15 10:39:00 阅读:1439 整理:广州市场调查公司
在国家政策利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深度学习AI算法的应用和机械辅助硬件升级等因素的影响,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同步提升,推动了我国骨科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脊柱、膝关节和髋关节等假体置换和修复手术,由精准定位系统和操作系统组成,能有效提高手术精准度,缩小创伤面积,减轻病人疼痛以及延长植入假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可由医生远程操作,极大地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基于人机交互模式,关节手术机器人可分为被动机器人、半自动机器人、全自动机器人,目前大多数商用关节机器人都属于半自动机器人;脊柱手术机器人主要分为遥控模式、共享操作模式、监督模式,主流为共享操作模式。
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供应环节,主要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中游为骨科手术机器人生产供应环节;下游主要用于各类综合医院及骨科医院的骨科手术。
手术机器人可实现高精度手术,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治疗;同时,手术机器人可简化手术操作流程,利于医生上手,降低医生培养成本,丰富医疗资源以应对我国庞大的诊疗需求。此外,在某些手术场景下,医生需要身穿沉重铅衣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之下,容易造成职业损伤。利用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可以让医生远离辐射环境,优化医生工作体验。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应用深度学习的AI算法已被证明在自动识别和视觉处理方面是有效的。采用人工智能指导CT数据3D重建可减少术前规划工作量。除了AI算法上的升级,操作系统硬件上的升级也为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国内市场来看,骨科手术机器人发展较晚,2016年我国才进行了首次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此后,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因其植入物定位的准确度及一致性提高、术后疼痛减少、功能较早恢复而受到市场关注。根据数据显示,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在2021年数量达到34台,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成果显着,精准定位技术精度已达到1mm左右,可明显减少透视辐射剂量,提高内植物置入精准度,已成功应用于骨科手术的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传统的骨科诊疗模式。
医疗耗材带量采购已经全面展开,传统骨科植入物受到波及,但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在18个省市通过审批可采取自主定价策略,预计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将成为新的创收点。广东、河北、河南等省级医保局陆续推出贴合本地水平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收费编码,不断完善收费政策建立行业标准,推动商业化探索,有利于进一步开拓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
2023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分析
作为硬组织机器人核心细分赛道,骨科机器人也是国内发展最早的赛道。从应用场景看,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创伤复位领域手术机器人发展较为成熟,而骨折复位机器人的研发难度较大、研发进展相对缓慢。
2022年,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厂商批量获批,和华瑞博HURWA、键嘉ARTHROBOT、微创机器人鸿鹄、元化智能科技的骨圣元化在2022年上半年均获批上市,天智航TiROBOTRecon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脊柱类铸正左航-300于2022 年获批。至此,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赛道中,脊柱类和关节置换类分别有6家(含国内天智航和鑫君特)、5家厂商(含国外史赛克MAKO)获批。
骨科手术机器人相较于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市场起步较晚,2021中国采购网相关的骨科手术机器招标案例仅有8件,但骨科手术机器人发展迅速,中国骨科治疗需求庞大,且创伤类手术大多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及解剖认知,手术机器人的介入可以提高定位的精准性、缩短培养成熟医生的时间。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使手术变得精确化、微创化、智能化的同时亦将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随着我国骨科诊疗水平和手术渗透率的不断提升,骨科手术量高速增长,高质量的骨科手术需求也将日益旺盛,但相较于北美和欧洲地区,当前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科手术市场的渗透率仍然很低。
整体来看,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未来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6年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4.5亿美金,对应的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46.9亿美金。然而,除了技术难题,商业化过程中医院付费能力、医生学习曲线,都使得骨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道路任重道远。
关注公众号:
华夏经纬数据科技
更多调研资讯>>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66777香港现场直播享有最终解释权。